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业内动态 > 行业新闻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了金融衍生品发展中潜藏的风险,但中国显然不应“因噎废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日前表示,一个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中衍生品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而鉴于国内金融体系的现状,利率和信用衍生产品应该在种类繁多的各类衍生品中优先获得发展。 
       

     李扬是在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签署仪式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坛”上作此番表述的。

    李扬指出,首先,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再加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率风险正越来越显著,金融机构持有资产的利率敏感性也大大上升,这就使得各类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工具来管理利率风险,发展利率衍生产品成为当务之急。再者,我国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努力也使得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信用风险。

    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资金重新从银行流到市场上去,即所谓的“金融脱媒”。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高信用等级的客户不再需要通过银行来筹资,银行就面临着高信用、低风险客户的流失,而另一方面,银行信贷业务也逐渐向中小企业转移,而中小企业往往蕴含着极大的信用风险。所以“金融脱媒”使得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进一步凸显出来。 
        

    李扬表示“发展信用衍生品,是分散银行体系信用风险、缓释银行脱媒风险的主要路径,同时,它也将为固定收益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刺激并创造必要的条件。”

    此外,李扬还指出,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需要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的协调发展。例如,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有一个基准利率体系,这依赖于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信用风险定价和风险转移机制,而信用衍生品市场则有助于这种机制的形成和运作。

    据统计,利率衍生产品在全球各类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占绝大部分。此外,近两年来,发达国家包括信用违约互换等在内的各类信用衍生品发展也极为迅速。

    近两年我国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也较为迅速。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已有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利率衍生产品。此外,央行还陆续推出了债券远期、外汇远期、外汇掉期等衍生产品,但信用衍生产品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还未有标准化产品推出。

    李扬表示,我国在发展衍生品市场方面应该注重场外与场内市场协同发展,并认识到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在于风险的凸显及市场参与者对于管理风险必要性的提升,监管部门应该创造良好的市场和法律环境来引导创新,而不是越俎代庖。

信息来源:北青网 - 第一财经日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49号7号楼4层  邮编:100080
电话:010-82622979   传真:010-82622889    邮箱:rat@junweichengratings.com
版权所有:君维诚© 2006-2021  京ICP备18030512号-1
网站管理  设计制作:时代中广传媒